中国风电这次被欧盟盯上了|焦点分析
,旨在保护本土风电产业竞争力,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审批流程繁琐、劳动力短缺和原材料有限等问题。
今年9月,欧洲议会更新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指令》,要求2030年欧盟国家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占比达到42.5%。但现实是风电显然拖了后腿:如需达标,成员国每年需安装37GW的风电,但2022年仅安装了16GW,不及目标的一半。
欧洲本土风电整机商们也不好过,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等原因,近两年多数企业都处于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状态,风机卖一台亏一台的现象普遍存在。
此前不断有声音称,欧盟认为中国的低价风机产品扭曲了公平竞争,将对中国风电发起反补贴调查(针对政府补贴行为而采取限制性措施),中国风电或将成为电动车之后,下一个被欧盟实施调查的对象。
新发布的欧洲风电行动计划包含六大部分,“营造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就是其一。欧盟认为中国正成为重要竞争对手,同时表示将重视“有几率存在的、有利于外国风能制造商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如有正当理由,将启动贸易防御工具。
据路透社报道,一位欧盟官员表示,欧盟仍缺乏“非常明确的证据”证明存在不公平行为,无法对中国风电行业发起正式调查。
前有电动汽车,后有风力发电,中国新能源产业频被欧盟“盯上”。一方面,这确实反映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国际影响力不断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多变的国际形势与贸易政策下,风电出海时又应怎么样应对?也成为关注焦点。
“欧洲已经在光伏领域输给了中国,现在风能领域将面临同样的状况。”安·梅特勒,欧盟核心智库、欧洲政策战略中心前负责人今年8月撰文指出。
欧洲是世界上最早建起风电项目的地区之一,孕育出一大批风电巨头,但从2021年起,多重因素正给欧洲风电蒙上阴影。
在通货膨胀、钢铁等原材料价格飙升、海运成本翻倍的背景下,欧洲风电供应链接连陷入成本危机。产业链供应商为满足承诺,需按固定价格交付,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不得不自己消化掉额外成本。
据Wind Europe报道,目前欧洲约有80GW的风电装机容量处于审批许可流程中。在某些国家,单个项目的许可时间甚至长达九年。
缓慢的审批流程让开发商很难实现规模效应,进而抑制需求:2022年,欧洲国家对新建风电场的投资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仅为170亿欧元,而2021年为410亿欧元。
至于欧洲风电整机商,其业绩表现也不乐观。交付成本持续不断的增加,各大整机商相继陷入亏损:2022年,欧洲四大风电公司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GE Vernova和Nordex合计亏损47亿欧元。
以西门子能源旗下子公司——西门子歌美飒为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整机制造商之一,西门子歌美飒已连续三年陷入巨额亏损,持续涌现的质量上的问题更使其雪上加霜。
今年8月7日,西门子能源发布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显示,其三季度亏损20.48亿欧元,并大幅下调年度收入预期。而主营风机业务的西门子歌美飒是主要亏损来源,风机质量上的问题已造成约22亿欧元的损失。
“主要在于平台推向市场的速度过快。”西门子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布鲁赫曾向媒体表示。为保持竞争力,很多新产品没有经过足够测试就过快投入市场,造成不小安全隐患。
在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目标面前,供应链危机、高昂成本、产品质量等问题成为欧洲风电的“绊脚石”,提振本土风电产业的紧迫性不断的提高,新出台的欧洲风电行动计划俨然被视作一剂“救命解药”。
“过去多年,中国在每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中的占比在40%-50%,中国是全球风电最大的单一市场,为带动全球风电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风电度电成本迅速下降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在上周结束的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3)上表示。
秦海岩认为,中国风电的竞争优势源自多年的规模化开发、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中国的风电主机产能已达到全球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关键零部件的产量达到全球市场的70%。供应链建设、技术迭代带来的快速降本,让本土整机商在海外竞标中占得优势。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的2022年全球风电整机商新增装机TOP10排名,中国企业已占据其中六席,分别是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三一重能和中国中车。
但从细分市场看,风电出海还未规模化,头部整机商的海外营收占比不算高:2022年金风科技的海外营收占比约为9.3%,明阳智能约为4%,其业务重心仍在国内市场。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的数据,2022年,中国新增风电机组出口容量为229万千瓦,仅为当年国内新增吊装规模的4.6%。其中,出口欧洲容量仅为19.8万千瓦,约占2022年出口容量的8.7%,仅占当年国内新增吊装规模的0.3%。
多位行业人士向36碳表示,当前中国风电整机商在欧洲的营收占比、装机容量并不大,即使反补贴调查对中国风机征收关税,产生的影响也比较有限。
现阶段,欧洲本土整机商的产能显然不能够满足实现能源转型目标的需求,此时断然发动反补贴调查,极可能会引起欧洲市场的风机价格持续上涨,以及供应链中断,反倒不利于欧盟自身的能源转型,可视作是一个弊大于利的“回旋镖”。
十年前,光伏产业就有类似遭遇。2012年9月,欧盟宣布对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开展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即“双反”调查)。当时中国光伏的原材料、技术、市场都在国外,中国仅是加工地,让处于被动地位的中国光伏企业备受打击,进而倒逼中国光伏快速推进本地化。
但目前中国风电产业已形成完备产业链,并有足够大的国内市场做支撑,这也给中国风电出海穿上一层“厚棉袄”。
尽管欧盟没有明确是否实施反补贴调查,但还是给本土企业敲了警钟:出海远比想象中更复杂。
风电企业出海面临多重挑战,例如反补贴调查就是典型贸易保护主义,除此以外还有项目建设、产品碳足迹认证、本地化部署等愈发严苛的要求。
“与家电等产品出口不同,风电整机商出海不只是‘卖风机’,更关键的是完成风电项目建设,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企业不仅要熟悉各国政策法规环境,还要参与融资、认证、物流、施工安装等其他诸多环节,因此进入门槛会更高,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配套体系作为支撑,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向36碳表示。
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向36碳表示,目前国内风电价格战火热,但国际市场的风机毛利率比国内普遍好很多,甚至好的区域能到20%-30%左右。但未来的不确定风险也是一种成本,因为国际市场对交付时限、产品质量都有很高要求,如果单纯去打价格战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碳排放也开始成为出海关卡,比如意大利电力公司Enel在招标过程中,要求供应商提供风机产品碳足迹信息,并折合成打分项纳入采购决策。
这相继推动中国风电整机商的碳足迹工作:远景科技集团在今年5月发布风机行业碳足迹报告,金风科技在今年10月获颁风电产品碳足迹核算证书等。
“海外市场的拓展已经超越了订单本身,不是简单地把东西卖出去的问题,还要和当地客户、供应链和生态伙伴都建立深度战略关系,才能在当地形成良好的氛围去影响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看法,这项工作才是很难的。”田庆军说。
他表示,企业出海一是需要就近建设供应链,二是必须与当地公司进行利益共享,和当地产业链、下游应用上的企业建立密切沟通,实现全球供应链的合作共赢。
从海外市场细分来看,欧洲风电因为起步早,增长比较平稳,也有出海企业表示并不把欧洲看作重点发力市场。
“欧洲风电市场已相对成熟,还培养了一大批本土整机商,我们再打进去会有难度。我们更看好南美、中东市场,这一些地方的优质风资源还处于开发初期,是真正的蓝海,但这一些地方同样有地方保护政策,需要一些时间和当地政府磨合。”一位风电整机商的海外业务负责人向36碳表示。
在国内站稳脚跟后,风电企业都相继把出海看作第二曲线。有技术、供应链优势托底,风电出海已具备充足的“粮草”,但在多变的国际形势与贸易政策下,如何穿好“防弹衣”则更是风电企业出海时的必修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