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穿隔热服 戴防尘口罩 60℃炉膛里焊接锅炉

发表时间: 2024-10-25 作者: 新闻中心

  锅炉好比人的心脏,它的健康与否,关乎着整个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更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冷暖。锅炉也有“生病劳累”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医生”为它们诊疗,锅炉检修工是专门给锅炉“治病”的人。

  1月29日8时,在哈投集团华能集中供热有限公司热源车间,116兆瓦锅炉巡检班班长王亮带着5名检修工经过“全副武装”后,将开启一天的工作。王亮说,他所在的检修班共有8人,其中90后小伙子占了一半。修锅炉听着很简单,却藏着许多不被人知的辛苦和危险。锅炉检修工的工作环境是啥样?一群年轻人为何能甘于寂寞地坚守着这份工作?随着采访的深入,答案将逐一揭开……

  走在锅炉车间,116兆瓦的锅炉高30多米,隆隆的电机声不绝于耳,说话只能靠喊。王亮带着检修工,拿着工具对电机、上煤机等进行检修,王亮和记者说,他们每天8点上岗,必须要把所有的锅炉检查一遍,假如发现故障,需要马上上报,如果是小毛病就地维修。昨天巡检中,发现一台锅炉的水冷壁坏了,稍后,他们将焊接一台锅炉的水冷壁。

  来到即将焊接作业的锅炉前,记者看到就要“上阵”的检修工们:一身又脏又破的隔热工作服,专业防尘口罩遮住了半个脸庞,一双粗糙的手……记者跟随他们沿着一段又窄又陡的楼梯向上爬,往下一看,不由得有些头晕。几分钟后,来到了炉膛口。当炉门打开的一瞬间,记者感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犹如站在了打开门的桑拿房前。“虽然锅炉已经停炉冷却6个小时了,但现在里面的温度起码有60℃。”线后检修工陈佳玮和王璐明麻利地爬进了炉膛里。透过焊花的光亮,记者看到他们站在炉壁与炉壁之间,作业面非常狭小。半个多小时后,焊接结束,王璐明从炉膛里爬出来,额头上布满了豆大的汗珠,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王璐明和记者说,锅炉车间是供热单位的中枢机构,所以每年开栓供热之后,他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对锅炉的各个部件进行全方位检查、保养、维修。

  脱去隔热工作服,简单洗了一把脸,当几位检修工再次站在记者面前,与刚刚截然不同,眉宇之间露着一股年轻人的朝气与洒脱。王亮说,检修班的成员都是90后,只有马登柱和侯传坤是70后,他们是班组中的老师傅,这个班组靠着“老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把锅炉检修工作一代代传承下来。

  马登柱和记者说,他与锅炉结缘已经35年,以前在锅炉运行班,因为技术非常精湛,后来被调到了锅炉检修班,他并不是锅炉专业的“科班”出身,刚参加工作时,也是跟着老师傅学,自己一点一点琢磨,日积月累掌握了锅炉维修的本领。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现在班里的年轻人遇到锅炉检修的难题,都来请教他。

  采访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随着严寒期的到来,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居民的暖屋子,华能集中供热公司的20台锅炉全部投用,24小时连续供热,可是,锅炉在高强度的使用条件下,出现故障也不是偶然的,这就需要检修工快速抢修。

  王亮和记者说,去年12月31日下午,一台锅炉发生故障停炉。经反复排查,确定炉排链条损坏,抢修人员在高度只有40厘米的作业空间来回爬着抢修,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抢修任务。

  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锅炉抢修工作的危险性不言而喻。工作已经十年了,坐着吊篮被升到锅炉顶部作业是常有的事,所以,检修工王璐明这些小伙子渐渐地习惯了。然而,在日常工作中,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险会随时发生。有一次,王璐明在炉膛里焊接一处水冷壁,因为作业空间非常狭窄,他需要紧贴着水冷壁进行焊接作业。当时,炉膛里的温度不低,加上焊接面罩距离水冷壁不到20厘米,在长时间作业下,面罩观察窗玻璃被烤裂,好在有惊无险。

  如今,人人都生活在朋友圈的时代,记者翻看了王璐明的朋友圈后发现,他的朋友圈十分单调。从2015年至今,他发的朋友圈不过寥寥五条,其中的内容只有除夕夜坚守工作岗位、顺利考取一级建造师资格证等,没有旅游打卡,也没有美食。然而,对这种单调的朋友圈,王璐明却说:“因为工作忙,这些年从未出去旅游,更没时间和朋友聚会,已经习惯了这种单调的生活。”

  “你们这么年轻,远离了繁华热闹,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辛苦而又单调的工作岗位,你们甘心永远这样吗?”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些90后锅炉检修工说:“我们是基层一线工人,工人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把手里的工作做好,我觉得这样挺好,这份工作挺有意思。”

  据哈尔滨市华能供热集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壮男介绍,锅炉车间共有一线人,王璐明等检修工只是这些90后的一个缩影,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付出,每年供热才能得以安全和稳定,市民暖屋子才得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