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 以制造业倍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9月17日,全球首款低碳45吨轴重重载车轮在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线。储灿林 摄
左图:建设中的巢马高铁马鞍山公铁两用大桥。储灿林 摄右图: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半导体产业园一角。丁刘彬 摄
产业,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硬基石;一个城市、一个区域核心竞争力和未来航向的强支撑。
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对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马鞍山市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质量结构优化提升,转型发展加快跃升……持续优化创新的产业生态,推动马鞍山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马鞍山如何通过招大引强推动产业转型,让制造业“换挡升级”的路径更加清晰?如何推动传统产业“存量焕新”、新兴起的产业“变量换乘”?
创新塑造产业生态,就要找准工业发展的“穴位”。这个“穴位”,就是千方百计壮大经济体量,区域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规模和速度,就没有竞争力和影响力。
马鞍山市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强化招大引强,加快项目落地,精准谋划储备项目。
“新特钢工程建设项目投产,我和所有马钢新特钢建设者一样心情非常激动。”宝武马钢特钢公司(以下简称马钢特钢公司)职工宛佳旺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线日,马钢新特钢工程建设项目(一期)投产。该工程全面建成后,为国内特钢行业单体最大生产基地。
新特钢工程建设项目是马钢“十四五”规划基建技改重点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资92亿元。项目采用了全新的冶炼和控制技术,规划建成一个总体规模为440万吨体量的国内最大单体特钢生产企业。
“新特钢工程建设项目一期从建设到投产,历时18个月。项目克服了多重困难,创造了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新的速度。”马钢特钢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龚志翔介绍,新特钢工程建设项目位于马钢炼出第一炉铁水的地方,选址充分的利用既有厂区,与特钢老产线紧紧相连,紧邻长江货运码头,物流顺畅。
进度就是态度,要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让项目建设速度再快一点。
马鞍山加强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开展项目洽谈未签约、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在建未入库、竣工未投产、投产未上规、上规未达产“七未”攻坚,对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环环相扣、实时跟踪、动态调整的闭环管理体系,并实行“一项目一对策”,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提速提效。
一个个重点项目接踵推进,一处处建设场景激情澎湃,马鞍山市高水平发展的动能愈加强劲。
2022年年初,马鞍山市博望区顺博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正式动工,到去年11月6日首批铝锭下线个月的时间,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在顺博合金的大力推荐下,下游企业爱柯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也将马鞍山作为建设新厂区的首选地。
“以商招商”撬动产业加速集聚。近年来,多个优质项目“以商招商”在马鞍山“聚沙成塔”,为城市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技术改造,是提升企业未来的发展质效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工业投资的重要抓手,是制造业倍增高水平发展的坚实基础。
日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3年第一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超薄带切边精整线开、卷取机组”产品获认定,技术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有关部门负责的人介绍,该产品已于2022年9月在计算机显示终端超薄带挈带及平整机组机上使用。
硕果盈枝的背后,是企业持续加大研发与技改投入。同样,企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离不开惠企政策的加码助力。马鞍山市出台“推动新一轮高水平技改制造”技改政策。该政策在原有技改政策基础上,降低了奖补门槛——设备总投入由300万元以上降低至100万元,提高了奖补比例——从最高8%提高至最高10%,抬升了补贴上限——单个项目补贴上限由200万元增至500万元。
如今,慢慢的变多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大力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安徽东海裕祥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组装车间,技术人员正在对一条激光切割单元生产线进行调试,准备发往客户手中。
该公司是博望区一家生产光纤激光切割机、数控折弯机等钣金智能装备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该生产线万元研发,可借助自动上下料功能、自动分拣料功能,让切割系统和折弯系统实现连续作业,同时借助先进管理系统将生产数据和运作时的状态实时反馈,生产出高精度钣金产品,受到客户青睐。
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个自动化生产线的特点是‘无人’,所有的产品自动化成型,产品可自动加工出来。这条生产线在普及推广之后,预计每年可以为公司带来2.2亿元的营业收入。”
马鞍山市经信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全市围绕规上工业公司技术改造全覆盖的目标,分载体、有步骤地带领企业实施技术改造。2020年以来,全市技改投资年平均增幅16.1%,平均每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00个以上,全市技改投资占整个工业投资比重始终保持在50%以上。
新兴产业是引领工业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新动能。马鞍山向“新”而行,推动新兴起的产业“变量换乘”。
作为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7家整车企业之一,汉马科技充分依托吉利资源优势,在纯电动、甲醇动力、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等业务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创新产品和运营模式。2023年前7个月,汉马科技销售新能源重卡2252台(含甲醇汽车),新能源销量占比56.94%、同比增长23.94%;上半年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有率排名行业第三。
一项项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一件件新产品打破国外垄断,马鞍山市战新产业企业紧盯行业前沿、矢志自主创新,不断的提高核心竞争力,带动“1+3+N”战新产业融合集群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
数字最具说服力。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018年的24%提升到2022年的40.1%;“1+3+N”战新产业融合集群产值突破3400亿元。
短短几年时间里,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从一家“小不点”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该公司应用于金属、面板显示器及光学产业等玻璃相关固定用途领域的“吸附垫”成功问世,实现在抛光玻璃过程中通过很多压力作用,形成真空吸附住抛光玻璃的技术,破解了一直受制于国外的技术难题。
2022年度马鞍山市亩均效益评价结果中,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被评为A级,享受相关奖励政策。
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只是一个缩影。日前,马鞍山市2022年度企业亩均效益评价结果正式公布,规上工业公司2022年度平均亩均税收为23.55万元,根据安徽省亩均办发布的数据,仅次于合肥和芜湖,位居全省第三。
成果的背后,是马鞍山市以亩均效益评价为先导,优化资源要素配置,逐渐完备、深化、拓展和提高,打出了一套推动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组合拳”,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高水平发展的新路径。
“要素保障是制造业倍增的关键支撑。”马鞍山市经信局经济运行科负责的人介绍,全市围绕制造业倍增行动,实施要素保障提升行动,推动土地、产能、能源、资金、人才等各类要素围绕制造业三年倍增精准集聚,深化改革创新,切实破解项目建设障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