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终考”:一线专家“阅卷” 解析武汉进阶科创强市“密码”
2023年甫一开局,武汉以科学技术创新作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力争将科创资源禀赋的大城优势转化为科创强城内核,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的同时,驱动城市经济强劲发展。
这一思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诠释新质生产力是城市高水平发展引擎的内涵之一。以此为引领,2023年,在新一代技术革命浪潮下,一批全国乃至全球位于前列的技术成果在武汉涌现。技术驱动武汉产业变革,高企慢慢的变成为武汉新兴起的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进一步提高武汉科技成果转化的效能。
“从全国视角来看,武汉的外向度在快速提高,与全国主要经济发达城市协同性在快速展现。”连日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连线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科创与经济领域的多位专家,从高端、专业的视角观察武汉的全新变化,解析这一英雄城市在新质生产力全新要求下追赶一线城市道路上的通关“密码”。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依靠技术创新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针对新质生产力这个词,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如此解读。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产业研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军伟看来,新质生产力还可以理解为新时代背景下,改造自然,重构资源配置方式,获取新型财富的一种持续创新能力。其核心关键点在“新”和“质”,主要强调创造新财富的新方式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的质量标准。
要通过技术进步,推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的变革。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周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推动了经济社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各行业涌现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这些日益明显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进步的驱动力量,我们可以将之笼统地称为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本身也是生产力的创新。武汉作为全国较早提出科学技术创新的城市之一,自2015年开始进行全面创新改革实验,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及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等五链统筹,重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2022年,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新中心后,武汉面临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将全城的科创资源规模优势,真正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动能,完成科教“大城”向科教“强城”的跃升。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创新强市,在科研院所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汪云兴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从技术到产业形成转化,如何从技术到生产力形成跃升。
在具体做法上,汪兴云指出,可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具有活力的,只有贴近市场、服务市场,才能够快速把技术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能,才能够形成好的新质生产力。
为此,武汉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算力平台等规模化场景应用,抢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氢能、自动驾驶、量子信息、北斗等新赛道,在碳交易、碳金融以及能源的数字化、智能化革命等前沿领域也有不少突破。武汉还努力培育造就一批走在前沿的企业和企业家,加快建立现代高端产业和自主可控产业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突破,打造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用新质生产力的标准衡量武汉在2023年擘画的经济“成绩”,石军伟认为,武汉的整体城市定位,以及数字经济技术和生产要素卡位,带来的成绩明显。数字经济总量已占全市GDP的40%,这说明武汉已具备发展数字经济的良好基础。在绿色化方面,开始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低碳发展的样板示范区或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区。
周阳认为,“2023年的武汉经济首先是稳,其次在部分领域颇有特色。例如,新能源汽车增长率较高,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较迅速,特别是在试验测试、商业化试运营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数字经济发展较迅速,尤其是许多新的智能工厂正在推进建设,将在产值利润、规模等方面有所体现。”
数据显示,2023年武汉市GDP呈现逐季攀升态势,一季度增长4.5%,上半年增长5%,前三季度增长5.5%;新登记经营主体42万户,总数突破205万户,境内外上市企业突破100家;五大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超6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左右,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综合评估排名全国第二。
武汉新质生产力效能初显的背后,当前中国各大城市的科技竞争,从被动转向主动,“对比以往的科技创新环境,前沿领域没有可供借鉴参考的东西,只能靠引领性的科技创新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周阳认为,武汉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先锋,经济发展模式变革的需求更加迫切,这也是武汉对新质生产力的根本需求所在。
从技术方面来看,武汉攻关成果频现。在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台上,摆放着最新研制的各类新产品。“这是公司最新研制的1.6T高速光模块,满足数据传输低能耗诉求,可实现10千米传输链路预算。”该公司副总经理卜勤练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该产品是业内首次核心技术均自主可控。
除了光迅科技之外,中国信科实现了国内400G硅基光收发芯片产品从零到一的突破,围绕光传输和数据中心应用,自主开发了完备的硅基光收发芯片元件库和PDK,摆脱了对国外硅光基础IP的依赖;在Graph500全球排名中,由武汉超算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图计算团队联合完成“单源最短路径”,并在宽度优先搜索(BFS)领域位居全国乃至全球前列。华工科技研发的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已实现全部核心部件自主研发;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量产国内首款7nm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人福医药研发的一类中药创新药“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获批上市......这些成果推动光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规模和市场效应逐步显现。
除技术之外,要素市场变革的重要环节之一的人才方面也加速布局。武汉本专科在校生数量超过110万人,这是武汉科创力量的资源禀赋基础。而人才政策上,武汉几经迭代,突出以产业为导向、以用人主体为导向的原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武汉市发改委获悉,在“武汉英才”计划的推行下,一批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入选培支计划。以现代服务业领域为例,2022年度共有100名人才入选培支计划专项现代服务领域人才,武汉市发改委以市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为有工作需要的86名入选人才开具了《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入选证明》。
此外,武汉加强了人才体系的顶层设计,构建“1+5+N”人才发展体系,制定“人才安居政策升级版”、“大学生就业创业20条”等配套操作性政策,强化人才政策支持力度。
人才、技术、企业等要素作为武汉建设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支撑,正在不断形成集聚效应,高新技术企业领域的成绩,是最直观的体现。截至当前,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4万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25万家,实现两年翻番;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100亿元。
与此同时,一批高企成长为高能级创新主体,2023年上市开特股份、逸飞激光、武汉蓝电等3家高企;黑芝麻智能、芯擎科技、航天火箭、路特斯科技、爱博泰克、斑马快跑、药帮忙等7家“独角兽”企业中,6家全部源于高企。全市30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高企达307家。337家上市“金种子”“银种子”企业中,高企占比超80%。
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的驱动力,正以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三化形式,在武汉这座科创大城涌动。
当前,武汉已瞄准新型工业化建设,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日前,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在武汉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表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一要把握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推动力;二要把握绿色低碳作为生态底色;三要把握组织方式创新作为重要保障。
为此,在数字技术方面,武汉将人工智能产业纳入“965”产业体系中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于2023年取得长足发展。截至目前,武汉市人工智能企业数已达650家,较2022年底增长35%。其中,上市企业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
在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的推动效应上,2023年,湖北省提出以“三链”机制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分别被设立为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和“链创”机构。武汉的规划是,到2025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力争达1000亿元,打造产值过百亿级龙头企业1至2家,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支撑武汉建设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在绿色低碳方面,氢能作为武汉又一大新兴产业,已形成从氢气的制取、储运到加注、应用的全产业链。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武汉市集聚超60家氢能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
2023年6月10日,武汉绿动“氢腾”燃料电池配套200辆氢能车辆正式交付并投入武汉地区运营。“这是湖北省、武汉市规模最大的一批燃料汽车投放,正式拉开了零碳交通在湖北大规模化应用的序幕。”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银广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常采访中表示。
针对能快速激发城市经济活力的民营经济领域,2023年,武汉出台《加快培育中小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施方案》,把加快培育中小企业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着力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立足投早、投小、投未来。武汉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中小企业规模总量增长50%、突破120万家,“四上”企业总量突破2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倍增、突破3000家,上市企业总量增长50%、达到140家。
这些举措叠加,实效显现。2023年前三季度,武汉市规上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16.5%,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重资本、高技术门槛的特点。”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内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需要集全市之力支撑先导产业的发展,但技术突破方向瞬息万变,因此武汉等内陆城市要在尊重国家、本地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定位的大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去识别、培育、保护脱颖而出的高新技术企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共性辅助支撑体系至关重要,亟需在较短时期内建立起新兴产业发展科学仪器、实验材料、工具软件、技术方法的自我提供和解决能力,建立起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共用软件、共用工具的集成开发能力。”林兰表示,有条件的区域还要建立起当地优势产业和领先环节科学数据的记录、存储、加工体系。
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不是摒弃传统产业,而是通过新技术和新生产力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
“改造的核心是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解释,数字化转型应关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大企业本身资本比较充足;另一方面,若缺失中小企业数据,整个产业网络的数据将流转不动,只有弥补中小企业数据,才能使得整个产业数据发挥最大价值。但中小企业自身负担不了转型的资金、技术压力,所以政府部门要出资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数据采集、存储、传输,而不仅仅给企业补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学院院长杨蕙馨在《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中提到,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并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要依托资源要素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改造、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为此,武汉以企业智能化改造为突破口,构建“数字化产线——智能示范——标杆工厂——领航企业”的未来工厂体系。截至目前,武汉已打造2家国家数字领航企业、20家标杆智能工厂、102家示范智能工厂及189条数字化产线。同时,依托武汉国家顶级节点等数字新基建,武汉超3000家工业企业正在智能化改造迭代升级、超700条智能化产线正在释放产能。
武汉市还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对在建设期内设备投资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最高可给予800万元资金支持;对在建设期内设备投资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武汉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4%,占工业投资比重为55.2%,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此外,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方面,武汉正加快发展光化学产业,加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化学技术创新与应用平台。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肖文精在此前的武汉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当前,以清洁可再生的太阳光为绿色能源,发展新的光化学方法和光催化技术来促进化工、冶金、食品、医药、环保等行业的技术转型与升级,将在碳中和、碳减排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武汉各辖区也使出“浑身解数”,促进传统产业释放新动能。2023年前三季度,在武汉工业智能化改造示范总项目中,仅“汽车及零部件”占比超三成。武汉经开区作为“中国车都”在重塑传统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方面“挑大梁”。
2023年前三季度,武汉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0.1万辆,完成产值174.6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55倍。仅11月当月,岚图汽车交付量超7000辆,前11月,该企业交付量同比增长129%;1至5月,东风汽车进出口同比增长达199.5%。
汉阳区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基地,正加快建设英雄城市宜居宜业的示范区。2023年上半年,汉阳区交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9.4%,综合排名和增速排名全市双第一;新增企业纳税人4253户,增速47.67%,位居中心城区第一;商办楼宇招引310家企业,去化率65%,高出全市近3个百分点。”的亮眼成绩单。
究其原因,驻点招商、股权招商、培育式招商......不断出新的招商“招式”,是汉阳区从新旧动能继续转换变为新型动能加快壮大的关键。2020年至今,汉阳区数字经济企业从1家增长至4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产业的转型任务是要给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解决的不是尖端性问题,而是精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问题。林兰指出,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还应建立起覆盖面广、体量大的工业福利体系,工业精神素养也应在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中得到培育。
“此外,要支撑起传统产业的长期繁荣和转型成功,还需要有稳定的传统工业品消费市场,打造更多应用场景,通过精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产品的提供,解决一部分高端品进口替代,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传统工业品的出口竞争力。”林兰提示。
2023年,武汉市组建高规格党政代表团走访珠三角和长三角重点城市,在展示武汉招商引资、招商引智等方面大力度政策的同时,欲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全国其他发达城市间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协同。如今,这种协同效应,也在科创与产业的融合协同发展的要求中,将给出全新注脚,推动下一步的发展。
“从产业方面来看,武汉与长三角城市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有着类似的战略与追求,”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武汉与长三角城市秉承“各扬所长”原则,推动集成电路等相同产业领域的合作创新、联合攻关;推动武汉光电产业、上海海洋产业领域的跨地域产学研一体化合作,联合组建“航母战斗群”。武汉等内陆城市还可借鉴长三角城市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方面的经验,比如明确重点,着力突破产业重点环节、关键技术“卡脖子”困境。此外,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创新强市,在科研院所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汪云兴也表示,下一步武汉可以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三个方向发力,以制度创新来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嫁接提供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等方面的保驾护航。
科创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我国科创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曾刚建议,武汉可大力发展科创金融,首席设立政府(教育、科技、经信、财政)扶持、企事业单位主导、按国有非赢利机构章程运行的城市产业创新基金会,着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和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其次,统一谋划城镇、新基建设施、产业体系三者的联动,紧抓基于新基建的数字工程、融合工程、创新工程,为城市网络经济、数字经济提供可靠支撑。第三,强化合作与协同,鼓励社会各界集合科技资源,开展联合攻关,提高关键技术突破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2024年,武汉将在哪些方面发力?周阳建议,结合国内外发展态势、区域竞争格局和自身资源禀赋综合来看,2024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武汉应积极把握好在新型工业化、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开放新高地、全国统一大市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重点领域方面的战略机遇,以更高视野、更大魄力、更实举措,聚焦重点领域发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