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外衣”能为建筑美颜还能净化空气 光催化环保技术将迎应用春天
建筑穿上一层高科技“外套”,柏油马路覆上一层“薄衣”,既能变干净,抗老化,还能净化周边空气。得益于光催化技术的发展,这项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高科技不断突破,实现在环境领域的良好应用,目前已经在长三角开展应用和试点工程。光催化材料今年入选中国科协组织遴选的“我们国家科技领域 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本周在沪召开的光催化领域院士专家们表示,这项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科学研究似乎正迎来成果转化的“春天”。
据了解,光催化是指通过光的照射,自身不发生明显的变化,却可以促使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主的光催化原料,在长波紫外光的照射下,能够发生类似于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和氧自由基等具有极强氧化性的产物,能够将空气中的甲醛、苯、TVOC(有害化合物)氨气迅速分解为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还能杀灭空气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达到净化空气抗菌防霉的作用。
“光催化技术在环保领域与现存技术相比因环境友好、成本更低因此应用潜力很好。在能源领域,光催化可通过太阳能制造氢能,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替代化石等其他能源。”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学术委员主任、南京大学教授邹志刚对光催化应用前景很看好,他表示,“公共建筑是光催化技术发挥环保功效的切入点,未来这项技术有望普及到室内装潢、汽车外壳等领域,能应用地方与民生息息相关,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专家们回首,多年前首届光催化会议时,参会单位还不到10家,而今年大会吸引了两千多家光催化研究、推广和应用相关单位。实际上光催化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研究热度并未降温,但受制于技术极限和研究投入,真正的光催化产品却寥寥无几。随国家环保战略的不断推进,这项绿色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让这项高新技术尽快服务百姓生活,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万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正式签约,上师大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将与行业领军的万铭环保开展光催化有关技术产学研合作,共同实现科学技术创新、人才教育培训和产业推进,为国家绿色环保事业贡献力量。此次签约更是标志着这项绿色环保的新技术首次走出了实验室阶段,在国际大都市的环保建设中发挥效用。
记者获悉,万铭是新落户松江G60科创走廊的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科创企业,公司已引进和打造(集教授、博士、硕士等)高端智力人才团队,公司拟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目前公司研发的光催化外墙自洁涂料已在长三角地区开展应用和试点,范围涉及商业建筑、医院、体育健身场馆、商业街道等涉及民生健康的重要区域。例如上海八万人体育馆(局部试点)、浦发银行大楼杭州总部、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绍兴美丽示范街沿街立面改造等。”上海万铭环保光催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陈纳新在这场会议上透露,“每200平米的光催化建筑物外墙相当于具有14棵白杨树的空气净化能力,而材料在实验室测试中获得的寿命数据达50年。”
上海师范大学方面表示,本次签约携手意味着高校与该领域的上海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将开展长期合作,在光催化、清洁膜等空气净化领域双方将学术成果和专利产业化,早日惠及民生,同时将联合培养环保专业人才,联合申报发明专利等。
“我们未来瞄准光催化自洁技术、水污染光催化处理技术,地下环境光催化技术和能源光催化技术等。希望提供国内一流的环境光催化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国家战略的实施作出积极贡献。”陈纳新说。
本次会议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托,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和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联合承办,上海励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上海万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