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州挺好①|广东大合为:扎根惠州发展慢慢的变好
走进广东大合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大合为”)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在繁忙“工作”着:巨大的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对一件件新能源储能组件模块进行精细加工;各岗位的工人也正加足马力,抢抓工作进度,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落户惠州4年,如今的广东大合为已建成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员工700多人,其中科研技术人员60多人,拥有25项国家专利,2022年被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18年,在深圳工厂趋向饱和、公司制作成本提高以及业务发展需求增加等因素叠加下,广东大合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邢国恒决定将制造基地搬离深圳。他把目光投向了毗邻深圳的惠州市惠阳区。
“惠州市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企业落户的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惠阳区毗邻深圳,地理区位好、用地成本低等条件尤为吸引我们。”邢国恒说。
厂房租金成本是邢国恒选择落户地的首要因素。4年前,邢国恒对包括惠州在内的大湾区多个城市进行实地调研后,决定落户惠阳区镇隆镇。他表示,当时惠州厂房租价只及深圳和东莞的40%至60%左右,对于厂房面积超万平方米以上的企业来说,能节省不少租金成本。
当然,租金成本较低只是令邢国恒“动心”,让他“死心塌地”选择惠州的,是便利的交通和卓越的区位优势。广东大合为作为一家精密结构组件生产企业,惠州及周边地区的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布局,对企业很着迷,能更好地辐射市场。“按我们公司现在所处的位置,最远300公里即可覆盖所有的客户群体,还能有效避开交通拥堵问题。”邢国恒说。
这得益于“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下,惠阳立足惠深产业协同发展格局,依托“丰”字道路交互与通行主框架、高铁、高速公路等,打通了对接深圳大动脉,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纷纷布局临深的惠阳,促进了惠深产业协同发展。2018年9月,广东大合为正式签约落户惠阳区镇隆镇,并于2019年3月投产运营。
落户后,惠州良好的制造业生产环境和政府职能部门高效服务让邢国恒深有感触。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邢国恒想方设法、破局突围,一方面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另一方面,加大新产品研究开发及自动化改造等技改投入,提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水平。
“在我们突围期间,也遇到过不少问题,当地政府部门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让我们也可以快速解决发展道路上的问题。”邢国恒说,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2020年,广东大合为深耕高技术上的含金量、高的附加价值产品,顺利克服了疫情影响,核心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实现盈利收入和利润逆势双增长。
2021年,乘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爆发式增长的东风,企业走出阴霾,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产销两旺的盛景,也促使企业制定了更长远的计划。
“我们投入购买镗床、SNK设备、铣床、平面磨床、激光切割机等大型设备。”邢国恒说,为确保企业能够在研发技术方面,紧跟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广东大合为通过扩建15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和相关配套建筑设施,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从多品种、小批量的非标生产升级为多品种、批量化生产。
2021年,广东大合为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比亚迪、深圳嘉拓、深圳赢合科技等新能源头部公司可以提供锂电产品线及精密结构组件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广东大合为已成立了惠州市研发中心,正向着2026年实现盈利收入10亿元的目标奋力前进。
如今,广东大合为在惠阳建设了一个具备从开料到成型、焊接、退火、精密加工、表面处理、组装调试为一体的自主全工艺解决能力的高端精密组件智造制造生产基地。
“这背后,光是大型设备的费用就高达5600万元,再加上700多名员工工资等刚性支出,公司日常经营成本比较高、资金也较为紧张。”面对初创企业“成长的烦恼”,邢国恒认为,一系列减税降费优惠政策的出台和落地“太及时了”。
近两年,广东大合为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和制造业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累计减免400多万元税费,此外还享受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近100万元,为企业充实“钱袋子”,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现金流就是生命线,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和税费缓缴政策的‘无息贷款’,让我们在抢抓新能源发展风口上大踏步前进。”邢国恒说。
据悉,惠州税务部门聚焦企业需求、优化服务举措,主动运用税收大数据匹配合乎条件的市场主体,量身定做专属服务手册和政策大礼包,全力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准落稳落细,更好地服务新能源产业企业精准享受政策红利,推动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与高水平发展的有机融合。
顶部主办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花城大道767号